出生地是假的、“家”是臨時租的、父母是找人扮演的……一次次的甜言蜜語背后,竟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婚姻騙局:渴望結婚的董某“人財兩空”。檢察機關在揭開騙局的同時,對看似“只是幫個忙”的配角也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近日,白銀市會寧縣檢察院提起公訴的祝某、荊某二人涉嫌婚戀詐騙案,法院采納檢察機關的量刑建議,以詐騙罪判處二人有期徒刑各十個月,緩刑各一年,并各處罰金兩千元。
據悉,2022年7月,董某在直播間與自稱未婚女士的柴某相互添加好友后,感情逐漸升溫,確定“戀愛”關系不到10天,柴某便以辦理信用卡、償還房貸、欠同事錢等理由向董某索要錢財,并答應在工資發(fā)放后立即償還,于是董某便向柴某轉賬1.5萬元。后柴某變本加厲,又多次以購買化妝品、母親生病住院、繳納燃氣水電費等方式索要錢財,至雙方商定結婚事宜之時,柴某已騙取董某11.3萬余元。
2023年元旦后,董某多次催促柴某商議結婚事宜,擔心騙局被識破,柴某便租賃了一套公寓,又通過微信群招募“演員”祝某、荊某夫婦假扮自己的父母。最終雙方見面后敲定結婚彩禮8.8萬元及“四金”等,并約定一周后辦理訂婚事宜。但是,后來柴某不斷索取錢財、發(fā)脾氣拒絕結婚等異常行為讓董某產生懷疑。在朋友的提醒下,董某通過多方途徑了解到柴某的社交賬號里有與他人的婚禮錄像,追問之下才得知柴某已婚。意識到被騙的董某當即報了警。受案后,公安機關偵查發(fā)現,柴某不僅涉嫌婚戀詐騙,且因犯盜竊罪已被判處刑罰,正在緩刑考驗期內。
2023年9月18日,公安機關將該案移送會寧縣檢察院審查起訴。會寧縣檢察院審查后對柴某以涉嫌詐騙罪提起公訴。同年12月11日,法院判決撤銷柴某之前因盜竊罪判處的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并處罰金六千元的緩刑部分;以詐騙罪判處柴某有期徒刑三年五個月,并處罰金一萬元;決定數罪并罰,執(zhí)行有期徒刑五年,并處罰金一萬六千元。
“柴某一個人如何完成如此周密的詐騙,假扮父母的祝某、荊某,真的只是無辜群演嗎?”“假扮父母的兩人是否明知柴某在實施詐騙,仍提供幫助?”帶著疑問,辦案檢察官在復查案件卷宗時,從雇傭人員“扮演父母”這一細節(jié)開始,順著犯罪鏈條反向追溯。
“共同犯罪的成立,關鍵看是否有共同的犯意,是否提供了幫助行為,而不以獲利多少為界定標準?!鞭k案檢察官介紹,雖然祝某夫婦在幫助柴某實施詐騙過程中僅獲得400元報酬,但在陌生公寓內參與商定他人的婚姻大事,涉及高額彩禮,其明知柴某行為具有欺騙性,還積極配合柴某完成“表演”,應當認定為涉嫌詐騙罪共犯,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會寧縣檢察院依法啟動立案監(jiān)督程序。公安機關收到立案通知書后,采納了檢察機關的監(jiān)督意見,對祝某、荊某涉嫌詐騙罪一案立案偵查。
“要重點查清祝某夫婦與柴某的聯(lián)絡記錄,還原其雇傭過程?!鞭k案檢察官結合案件特點,制定了詳細的偵查提綱,明確取證方向。一方面,針對電子證據易滅失、易篡改的特點,辦案檢察官指導偵查人員依法規(guī)范調取招聘信息、微信聊天記錄、轉賬憑證,形成完整的證據鏈。另一方面,對柴某的指認、被害人的辨認與祝某夫婦的供述進行交叉印證,排除“真親戚”的可能。此外,通過比對當地勞務報酬標準,證實400元報酬與參與婚嫁商談的“勞動付出”嚴重不符,其主觀故意顯而易見。
今年7月22日,公安機關以祝某、荊某二人涉嫌詐騙罪移送審查起訴。
8月22日,會寧縣檢察院對二人提起公訴時,綜合考慮二人在共同犯罪中起輔助作用,系從犯,且柴某未實際騙取彩禮,屬犯罪未遂等情節(jié),遂依法提出減輕、從寬處理的量刑建議。
“以婚戀為幌子的詐騙案,不僅給受害人家庭造成巨大經濟損失與情感創(chuàng)傷,其精心策劃‘演員家庭’的犯罪模式也對社會誠信基礎構成挑戰(zhàn)。你們的‘扮演’,讓柴某的騙局更具迷惑性,基于這種幫助,讓被害人險些遭受了更重大的財產損失,你們的行為構成詐騙罪共犯?!痹诜ㄍソ逃h(huán)節(jié),公訴人依法對祝某、荊某二人進行批評教育。二人當庭表示認罪悔罪,承諾將引以為戒,絕不再犯。
最終,法院審理后采納了檢察機關的量刑建議,對二人作出上述判決。
“該案中,我院并未就案辦案,而是運用‘一案七查’工作制度,通過深入核查犯罪構成、證據鏈條及各涉案人員的具體行為,精準識別并依法打擊了在幕后扮演‘父母’的共犯,彰顯了‘全鏈條’打擊罪犯的力度和決心?!痹撛合嚓P負責人表示。
網戀交友要謹慎,務必核實對方身份,對“演員”親屬、索要大額財物等異常情況保持高度警惕,守護好自己的錢袋子,別讓“終身大事”變成“人財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