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甘肅政法網 今天是 2025年09月07日 星期日

“民主說事”聚合力 化解矛盾添活力 臨澤縣平川鎮(zhèn)“民主說事會”打通社會治理“微循環(huán)”

來源:甘肅政法網 責任編輯:孔令聞 發(fā)布時間:2022-04-29
字號:A A    顏色:

  近年來,張掖市臨澤縣平川鎮(zhèn)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楓橋經驗”,積極構建群團組織助推、社會組織協(xié)同、人民群眾參與的基層治理體制機制,探索建立“黨支部+庭院懇談+民主說事會”制度,把基層黨的建設、村民民主自治和依法治理有機結合,在問、說、議、辦四個環(huán)節(jié)上下功夫,讓說事議事工作制度化、規(guī)范化、質效化,創(chuàng)出了一條民事民議、民事民說、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新型矛盾糾紛化解機制,為基層治理鋪了一條新路子。

 

  構建“一個機制”,暢通說事渠道讓說事有力度。

 

  “沒有什么糾紛是開誠布公談不攏的,如果一次不行,那就兩次”,這是流傳在民間的一句處理矛盾糾紛的準則。解決群眾實實在在想要解決的問題,就必須要與群眾在“桌上議事”,將服務群眾的距離拉近,讓群眾服務工作有了趾間的“接地氣”,也有了指尖的“零距離”。平川鎮(zhèn)積極發(fā)揮群眾在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中的能動作用,探索建立了“大家說”民主說事機制,按照“自愿申報+群眾推舉+組織確定”原則,全鎮(zhèn)10個村通過民主推選出20名政治堅定、群眾威望高、組織能力強的群眾擔任說事長,負責主持“民主說事會”。說事內容劃分為政策法規(guī)宣傳、矛盾糾紛化解、制度完善修訂、涵養(yǎng)文明鄉(xiāng)風、自我教育管理、促進經濟發(fā)展等6個方面。每月月初,各村說事長將收集的信息提交村“兩委”整理后確定本月說事會的議題,并提前一周在各村務公開欄公示。依托群眾信得過、有威望的黨員、村民代表、調解員等先進力量組建黨員先鋒隊、巾幗服務隊、紅白理事會、治安聯(lián)防隊、青年突擊隊等志愿組織,團結組織廣大群眾,充分釋放“微組織”的“微管理”“微調解”功能,形成基層共治合力。

 

  建立“四項制度”,確保說事成效讓服務有溫度。

 

  “法槌一響,敲定的是對錯,但傳下的是心結”。在農村這個熟人社會里,自古以來就有“寧讓三分,不吃官司”的傳統(tǒng)。為提高群眾參與說事、議事的積極性,平川鎮(zhèn)將“民主說事”與黨員星級量化創(chuàng)評、無職黨員設崗定責、鄉(xiāng)風文明建設“紅黑榜”等制度有機結合起來,建立“找事、分事、干事、評事”四項制度。開放“找事”。注重走村入戶找事,將群眾說事內容的6個方面編制成為說事清單,每次會議圍繞一個主題或者側重一至兩個方面展開,先期由說事長收集說事議題,經村黨支部支委會議研究確定后確定說事主題。科學“分事”。注重協(xié)商合理分事,對村民提出的問題,說事會能夠現(xiàn)場答復的,立即予以答復。有能力解決的問題,村“兩委”班子明確責任人,在第一時間、第一現(xiàn)場組織人力予以解決。不能當場解決的,明確專人限期辦理或提交鎮(zhèn)綜治中心,由鎮(zhèn)綜治中心牽頭,根據(jù)所辦事項、行業(yè)負責分發(fā)相關責任辦(室)辦理,并在下期說事會上公布辦理結果。齊心“干事”。注重明確職責辦事,充分發(fā)揮村黨支部組織領導、群眾積極參與、調解組織統(tǒng)籌協(xié)調的作用,對群眾所說之事、所議之事,做到精心組織、推進落實。近年來,平川村5、6、7社與三一村1、2社因水事、擠埂占地、林木歇地等糾紛一直不斷,村調委會多次出面調解,一直未能妥善解決。但通過“民主說事會”,兩個村群眾代表坐到一起,群眾的事情群眾說,大家的事情大家評,多年的矛盾和心結最終得到圓滿化解。民主“評事”。注重督導反饋評事,每季度末,結合黨員“固定活動日”,對本季度“民主說事會”開展村民滿意度測評。由說事長和村務監(jiān)督委員會對村“兩委”辦理上期議事會所議事項情況進行民主評議,滿意的,存檔備查;不滿意的,則由村務監(jiān)督委員會督促村“兩委”跟進辦理。進一步保障群眾對村務的知情權,也擴大了群眾的話語權,直接提升群眾參與村級事務的存在感、獲得感。

 

  建強“三個平臺”,拓寬服務維度讓覆蓋有廣度。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事事有著落、件件有答復,把群眾當家人,把群眾的事當成家事,用一腔感情、滿懷熱情化解了群眾的情緒,才能贏得群眾的信任,把握工作的主動。為提升服務群眾質量,反映社情民意,該鎮(zhèn)積極建立“三個平臺”拓寬服務群眾維度和廣度。建立“說事+鄉(xiāng)賢隊伍平臺”。各村成立了由村“兩委”主要負責人牽頭,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離職老干部組建的鄉(xiāng)賢隊伍,充分釋放“五老鄉(xiāng)賢”“人民調解員”“法律顧問”等群體能量,采取適人適事調解法,及時處理解決鄰里糾紛和鄰里矛盾,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zhèn),矛盾不上交”。大到集體大事,小到家庭瑣事,沒有“民主說事會”覆蓋不到的,土地流轉問題、鄰里家庭糾紛,通過一場場“民主說事會”,群眾之間達成了共識,消除了隔閡。建立“說事+綜治平臺”。依托鎮(zhèn)村綜治中心,劃分鎮(zhèn)村社“三級”網格122個,建立194人組成的專職網格員隊伍一支,充分發(fā)揮網格“多員合一、一員多用”優(yōu)勢,把網格功能向全科網格轉變。探索完善社會協(xié)同機制,充分發(fā)揮群團組織、社會組織、“兩代表一委員”的橋梁紐帶作用,完善“兩代表一委員”、黨員干部等參與前期信息收集,問題處理,參與化解矛盾糾紛,構筑治安防控網絡,切實提升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建立“說事+法律服務平臺”。以10個村公共法律服務室為載體,充分發(fā)揮村級調解組織作用,組建以法律顧問、法律服務工作者、人民調解員等為成員的村級法治調解組織,提供法律服務,參與“說事會”全過程,實現(xiàn)化解矛盾糾紛全覆蓋。同時大力開展普法教育,修訂完善村規(guī)民約,健全完善民主議事制度,遵循“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的原則,強化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保障村民實現(xiàn)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

 

  一月一次的“民主說事會”,就是通過給村民一個說話的平臺,讓全鎮(zhèn)各村的老百姓把自己遇到的“急難愁盼”事都大膽說出來,村“兩委”干部現(xiàn)場解答和領辦,做到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切實化解了群眾的“煩心事”,解開了群眾的“糾心事”,為化解矛盾糾紛,助力基層社會治理提供了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