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陽光,像融化的金子,灑在蘭州市皋蘭縣三川口社區(qū)連綿的田野上。玉米稈懷抱著沉甸甸的穗子,菜花地里翻涌著雪浪與翡翠的波光。空氣中混合著禾稈的清香和泥土的氣息,這是豐收特有的味道。
心急如焚的玉米地
“眼看著別人家的玉米都快進(jìn)倉了,我這幾畝地還立在這兒,心里急得跟火燒似的!”70歲的王大爺站在自家地頭,眉頭擰成了疙瘩。他的兒子兒媳在外地打工,家里就剩下老兩口和這片“望天收”的玉米地。老伴身體不好,前幾天又一直是陰雨天氣,光靠他自己,這收成得拖到什么時候?
10月14日一早,一陣爽朗的招呼聲打破了地頭的寂靜。“王大爺,我們來了!今天幫你一起掰玉米,這塊地,我們包了!”
王大爺一回頭,愣住了。只見三川口派出所的所長楊重存帶著三四名民輔警,從地頭走了過來。沒等王大爺反應(yīng)過來,楊重存已經(jīng)帶頭鉆進(jìn)了比人還高的玉米地里。
“咔嚓、咔嚓……”清脆的掰玉米聲此起彼伏。輔警小張是個“90后”,沒干過農(nóng)活,一開始動作還有些生疏,但他學(xué)得快,不一會兒就趕上了老民警的節(jié)奏,額頭上掛滿了汗珠也顧不上擦。
“慢點干,別累著!”王大爺?shù)睦习樘嶂鵁崴畨刳s來,看著眼前熱火朝天的景象,心中充滿了喜悅。
金色的玉米地里,一抹忙碌的“警察藍(lán)”,成了秋日田野里最動人的色彩。不到一上午,原本站得筆挺的玉米稈被收割完畢,金燦燦的玉米棒子堆成了小山。王大爺臉上的愁容早已被笑容取代,他一個勁兒地往民警手里塞自家種的西紅柿:“嘗嘗,甜著呢!”
田埂上的安全課堂
在一片菜花田邊,民警武贊鵬一邊利落地將收割好的菜花碼放進(jìn)筐,一邊和正在勞作的村民拉起了家常。
“大姐,今年這菜花長勢真不錯。不過最近天干物燥,咱們收完的菜花葉和秸稈堆放可得留個心,千萬要注意防火安全......”他一邊干活,一邊很自然地提醒著。
“大伙兒都歇歇腳,我趁機再啰嗦幾句。”見村民們都圍坐過來休息,武贊鵬順勢打開了話匣子。他用地道的方言說:“咱們起早貪黑掙點錢不容易,可得守好自己的‘錢袋子’?,F(xiàn)在有些騙子,專門盯著咱們農(nóng)民朋友......”
武贊鵬沒有照本宣科,而是講起了前不久處理的一個真實案例:鄰村一位大爺差點被冒充“社保局”的騙子騙走一年的收成錢。他講得繪聲繪色,村民們聽得津津有味,不時發(fā)出陣陣感慨。
“武警官,你這么一說,我想起來了!我前兩天也接到過這種電話!”村民楊大哥一拍大腿,恍然大悟道,“幸虧你提醒得及時,不然我可能就上當(dāng)了!”
“所以啊,記住嘍,天上不會掉餡餅!”武贊鵬趁熱打鐵,又細(xì)致地講解起農(nóng)用三輪車安全駕駛、糧食儲存防火、出門防盜等實用知識。這堂在田埂菜花旁開展的“安全課”,沒有講臺,沒有課件,卻在輕松的勞作間隙,將安全防范的種子播撒進(jìn)了每個村民的心田。
院落里的“特殊照相館”
與此同時,另一路“服務(wù)小分隊”正走在鄉(xiāng)間小路上。戶籍民警小魏和一名輔警,背著背景布和相機,要去給劉爺爺辦理身份證。
劉爺爺年過八旬,腿腳不便,身份證丟失后一直沒補辦,看病、領(lǐng)補貼都成了難題。了解到這一情況,派出所決定特事特辦,上門服務(wù)。
來到劉爺爺家,民輔警將白色背景布掛在院子里,扶著劉爺爺坐好,幫他整理好衣領(lǐng)。
小魏半蹲著不斷調(diào)整角度?!靶』镒?,真是麻煩你們了……”劉爺爺握著他的手,渾濁的眼睛里閃著淚光,“我這老頭子,還能勞煩你們跑一趟……”
“爺爺,您別客氣,這就是我們的工作。過些天證辦好了,我們再給您送上門!”小魏笑著安慰道。
從劉爺爺家出來,陽光正好。小魏覺得,這不僅僅是一次上門辦證,更像是一次親情的探望。
“魚水情深”的生動注腳
夕陽西下,忙碌了一天的民輔警們踏上歸途。雖然疲憊,但心情格外舒暢。他們帶走的是一身塵土和疲憊,留下的是一片收割完畢的田野、老人們?nèi)玑屩刎?fù)的笑容和村民們滿滿的感激與信任。
“楊所,今天可真是解了老王家的燃眉之急了!”回去的車上,村委會工作人員感慨。
“我們穿上這身警服,守護(hù)平安是主業(yè),但為人民服務(wù)從來不分場內(nèi)場外。幫鄉(xiāng)親們收一畝莊稼,解決的是一家人的生計;上門辦一張證,溫暖的是一個老人的心。這些看似瑣碎的小事,恰恰是我們警察的分內(nèi)事,是‘警民魚水情’最生動的體現(xiàn)?!?/span>
這一次秋收助農(nóng),是皋蘭縣公安局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一個縮影。它讓警民關(guān)系在共同的勞動中升溫,讓平安的基石在真誠的服務(wù)中筑牢。在這片充滿希望的豐收大地上,皋蘭公安民警用沾滿泥土的警服和裝滿百姓的心,將職責(zé)使命融入服務(wù)群眾的實際行動,把警民深情寫進(jìn)了百姓的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