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天水市司法局認真貫徹落實省、市關于服務保障農民工工資的部署要求,緊緊圍繞農民工法律服務需求,多措并舉,同向發(fā)力,確保農民工欠薪糾紛得到及時有效解決,切實維護和保障農民工的合法利益。
預防宣傳“有廣度”
常態(tài)化組織人民調解員、村(居)法律顧問深入村(社區(qū))和建筑工地,開展“法援惠民生”“農民工維權”等活動,解讀法律援助的范圍、條件和申請程序等,引導農民工運用法律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采取“線上+線下”宣傳模式,通過政務微信公眾號、法治天水、法治視點欄目等,廣泛宣傳勞動維權、勞動爭議調解、安全生產、勞動合同簽訂、農民工工資支付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政策,有效提升農民工法律意識,營造全社會關愛農民工的良好氛圍。今年來共開展農民工集中宣傳活動30余場次,發(fā)放宣傳資料5600余份,解答法律咨詢1800余人次。
調解前置“有深度”
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將法律援助與糾紛調處有機結合,立足“事前法律服務指引、事中矛盾糾紛化解、事后法律援助調解”,加強與法院、仲裁委的有效對接,打造“人民調解+勞動仲裁+法律援助”服務模式,對受理的法援案件進行分析研判,經雙方當事人同意,在立案進入審理程序前,選派業(yè)務能力強、調解經驗豐富的調解員進行先行調解,減少矛盾激化,促進社會和諧。全市調解民事法律援助案件21件,最大限度減少困難群體的訴訟成本。
法律援助“有溫度”
堅持應援盡援、應援優(yōu)援,開通“綠色通道”,對農民工欠薪申請法律援助實行“免審查、零等待”,做到優(yōu)先受理、優(yōu)先審查、優(yōu)先指派、優(yōu)先辦理,努力縮短農民工維權時間,確保當事人權益最大化。針對案情復雜、涉案農民工多的案件,建立群體性案件法律援助處置機制,提前指派律師介入,幫助收集證據、參與協調、促進維穩(wěn)。將涉及勞動保障和農村生產經營的勞動爭議、養(yǎng)殖種植等事項納入援助范圍,使法律援助惠及更多農村群眾。截至目前,全市共受理農民工法律援助案件432件,其中農民工討薪案件311件,為農民工挽回經濟損失461.3萬元。
部門聯動“有力度”
加強與建設、人社、工會等部門協作,完善溝通、會商、防范、處置機制,有效利用勞動監(jiān)察、建設領域行政執(zhí)法等幫助農民工依法維權。對涉及外來務工人員的案件,主動與法院、檢察院、勞動仲裁等部門對接,推進涉農民工案件的快速審理,快速結案。加強案件辦理服務跟蹤,對農民工案件進行全程督辦,加快案件結案進度,回訪受援人滿意度達100%。同時,加強信息共享,每月對法律服務咨詢解答情況進行輿情分析,及時反饋各相關部門,做好防范和處置農民工合法權益的事件,最大限度做好農民工合法權益維權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