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法并重齊發(fā)力
訴前調解成功化解一起網絡婚戀糾紛
隨著網絡直播的興起,網絡交友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由于其匿名性和虛擬性,常會引發(fā)一些矛盾和糾紛。 家住慶陽市環(huán)縣的小梅(化名)是一名年輕漂亮的網絡女主播,在某網絡平臺上得到很多年輕男士的青睞。家住環(huán)縣某鄉(xiāng)鎮(zhèn)的大華(化名)在2018年關注小梅直播后,便暗生情愫,經常出入小梅直播間點贊評論,打賞站榜更是出手闊綽。一來二去,兩人彼此產生好感,最終發(fā)展為戀人關系。 但好景不長,交往幾年后,兩人因性格差異、興趣愛好不同而經常產生矛盾,2023年5月,小梅便向大華提出分手。而大華心有不甘,曾先后于2023年6月、7月屢次找到小梅請求復合,聲稱若不繼續(xù)保持戀人關系,就必須退還其網絡打賞和戀愛期間所花費用共計3萬元,兩人爭執(zhí)無果后,大華便將小梅起訴至環(huán)縣人民法院,請求法院判令小梅退還其網絡打賞和戀愛期間所花費用等各項費用共3萬元。 環(huán)縣人民法院導訴工作人員在受理該起案件后,認為該案事由簡單、事實清楚,以調解方式解決更為妥當,在征得雙方同意后,便及時對接縣綜治中心進行調解處理。縣綜治中心接案后,指派善于調解情感類糾紛的調解員程軼平、李德和具體負責。 2023年8月,雙方按照約定時間來到調解大廳,可未等調解團隊開展調解,兩人就先爭執(zhí)起來。“你就是個感情騙子!這幾年我為你站榜花掉我多少錢,現(xiàn)在說分手就分手,沒有那么容易……”大華憤怒地說道?!拔矣譀]脅迫你打賞,都是你自愿的,再說經過這幾年交往,我覺得我倆真的不適合……”小梅委屈地說道。雙方你一言我一語,爭吵不斷,導致調解工作無法正常進行??吹健懊鎸γ妗闭{解效果不佳,調解人員便及時將兩人分開,進行“一對一”情緒疏導。 小梅認為大華性格暴躁,控制欲強,不敢再繼續(xù)交往,并對大華揚言報復和索要賠償感到恐懼害怕。調解團隊在了解情況后,通過正面引導和反面警示方式,積極引導大華要理性對待問題,不能莽撞行事。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條‘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規(guī)定,無論是戀愛期間的開銷還是對主播的打賞,對于一個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而言,都屬于合法有效的贈與行為,對方沒有必須退還的義務……”調解人員對大華解釋道。 通過調解人員“情法”并重的耐心勸導和解釋,雙方當事人情緒逐漸平穩(wěn)。“其實我也不是一心為了要錢,就是感覺交往這么多年,已經付出那么多時間和感情,現(xiàn)在突然要分手,心有不甘而已。現(xiàn)在我也想通了,以后不再糾纏……”大華說道。最終,在調解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大華承諾不再糾纏對方,而小梅也自愿退還1.8萬元,并現(xiàn)場轉賬支付到位,兩人簽訂調解協(xié)議。至此,一場因網絡交友引發(fā)的矛盾,在調解人員共同努力下圓滿畫上句號。 甘肅省省級法律咨詢專家呂春娟教授點評道:“該起矛盾糾紛在當下網絡直播盛行的背景下很具有代表性,比較有典型意義。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條規(guī)定:‘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第六百六十一條規(guī)定:‘贈與可以附義務。贈與附義務的,受贈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義務?!Y合本案,男方主張全額歸還顯然從法理與情理都無法滿足,戀愛期間,男方為了維持戀愛關系適度花費屬于合理支出,但雙方并沒有任何婚約約定,分手時需要考慮男方及家庭的經濟狀況,從平衡雙方利益出發(fā),女方返還1.8萬元合情合理。更值得肯定的是,調解人員在調解時,能夠根據(jù)當事人思想狀態(tài),緊抓有利時機,靈活運用‘背對背’‘面對面’調解方式,‘情理法’結合開展疏導和規(guī)勸,最終打開當事人心結,妥善解決了矛盾糾紛,也有效防范化解了涉穩(wěn)風險。同時,希望通過這個案例也提醒眾多網絡用戶,在觀看網絡直播時應保持理智和冷靜,切勿隨意刷禮,避免為自己和家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