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天祝:擦亮社會平安底色 提升群眾幸福成色

網站首頁 » 武威

武威天祝:擦亮社會平安底色 提升群眾幸福成色


來源:甘肅政法網 責任編輯:孔令聞
發(fā)布時間:2023-01-11

     2022年,武威市天??h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不折不扣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縣委決策部署,積極推進政法(綜治)和平安建設工作,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格局,為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安全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27.jpg

初心映照使命

牢記黨的絕對領導“出發(fā)點”


       始終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天??h委常委會會議多次聽取和研究政法綜治和平安建設工作,全面安排部署、堅持問責問效、解決實際困難,做到組織動員、部署要求、責任傳導、跟蹤落實、充分保障“五到位”,為政法工作高質量發(fā)展打下了堅實基礎。建立健全黨委政法委員會工作規(guī)則、請示報告等制度機制,確保黨對政法工作的絕對領導落到實處。深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嚴格執(zhí)行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guī)定”,旗幟鮮明支持司法機關履職盡責,不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注重夯基固本

構筑平安天祝建設“支撐點”


       平安建設制度機制更加完善。健全黨委政府主導推進、部門專項治理、行業(yè)系統(tǒng)治理、單位主抓治理、基層共同治理“五位一體”責任體系,形成整體聯動、系統(tǒng)推進的工作格局。平安細胞工程創(chuàng)建參與率達到100%,創(chuàng)建國家級“最美家庭”示范戶1戶,省、市、縣級“最美家庭”示范戶341戶,創(chuàng)建“平安家庭”40655戶、平安村(社區(qū))189個、平安商鋪1920個、平安單位64個、平安校園69個。


開展“六大行動”夯基固本。扎實推進矛盾糾紛大調處、信訪事項大化解、風險隱患大排查、安全生產隱患大治理、金融領域風險大攻堅、社會治安亂點大整治“六大專項行動”,辦結信訪事項369件,辦結率97.1%;排查整治各類安全隱患1201條;實施重大決策社會穩(wěn)定風險評估備案164項。常態(tài)化推進掃黑除惡斗爭,嚴厲打擊整治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行為,扎實開展打擊整治養(yǎng)老詐騙專項行動,立案查處涉養(yǎng)老詐騙案件9件。


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穩(wěn)步推進。不斷提升縣、鄉(xiāng)、村三級綜治中心服務質效,累計受理各類矛盾糾紛1726件,調處化解1671件,調解率達96.8%。深化網格化工作機制,做精做實“網格化+十戶聯防”工作,建立城鄉(xiāng)“全要素”網格1243個,選優(yōu)配強網格員2569名,專職群防群治隊伍20支721人。深化推廣“一條板凳工作法”“亮燈模式”“小合同解決大糾紛”等16種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市域社會治理基層基礎不斷夯實。


全面夯實社會穩(wěn)定基礎。認真落實穩(wěn)心、穩(wěn)人、穩(wěn)事,控重點部位、控重點物品、控重點人群、控重大活動“三穩(wěn)”“四控”措施,全力以赴做好防風險、保安全、護穩(wěn)定各項工作,切實消除各類不穩(wěn)定因素。扎實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依法嚴厲打擊影響群眾安全感的突出違法行為,社會治安狀況不斷改善。

2.jpg

奮進法治新程

全面強化依法治理“發(fā)力點”


       依法行政更加有效。高質高效完成行政復議體制改革工作,受理行政復議案件13件,公示執(zhí)法信息4468條,公布證明事項目錄54項。


法治宣傳更加務實。深入推進“八五”普法工作,嚴格落實“誰執(zhí)法、誰普法”責任制,組建駐村幫扶普法小分隊、法律服務聯絡員小分隊、“馬背”宣講小分隊、校園法治輔導員、政法干警小分隊“五支隊伍”,無縫隙開展普法宣傳教育。開設法治宣傳欄目、法治大講堂、網絡專欄,推送各類普法信息1.7萬余條,增強法治宣傳教育的實效。


公共法律服務更加便捷。建成縣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1個,鄉(xiāng)鎮(zhèn)公共法律服務站19個,村級公共法律服務室178個。建成實體平臺、熱線平臺、網絡平臺“三臺融合”的線上線下服務網絡。推行一村一法律服務聯絡員、一組一法律明白人、一校一法治副校長、一企一護航警官,拓展法律服務覆蓋面。


法律服務普惠性更加高效。充分利用綜治中心派駐值班律師、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紅色驛站”、黨員示范崗等,提供優(yōu)質法律服務。選派38名律師擔任198個村(居)法律顧問,以法治力量護航鄉(xiāng)村振興。

10.jpg

“三治”凝聚力量

夯實基層社會治理“結合點”


       自治強基礎。堅持黨組織領導的基層群眾性自治機制,建立鄉(xiāng)村“三委治村、六會理事、兩級自治”的“362”自治體系,推廣“七步議事”群眾工作方法,探索“帳篷會議”“炕頭說事”等一批商事平臺,推動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群眾自治基礎不斷夯實。


法治強保障。培育8640名法律明白人、546名“法治帶頭人”,組織“法律八進”680余次、舉辦法治講堂98次,創(chuàng)建“民主法治示范村”99個,群眾法治觀念顯著增強。


德治強教化。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成縣、片區(qū)、鄉(xiāng)鎮(zhèn)、村(社區(qū))四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219處,推廣道德儲蓄所、道德“紅黑榜”等鄉(xiāng)風治理模式,培樹文明家庭、最美家庭1061戶,評選道德模范、身邊好人203人,德治教化作用持續(xù)加強。

14.png

從嚴管黨治警

堅守為民服務質效“落腳點”


       堅持凝心聚魂。始終把政治建設作為“第一議題”,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教育引導廣大政法干警忠誠捍衛(wèi)“兩個確立”,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確保中央和省委、市委、縣委決策部署落地見效。


注重思政建設。堅決貫徹落實《新時代政法干警“十個嚴禁”》,制發(fā)《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全縣政法系統(tǒng)黨的建設的實施意見》,高標準、嚴要求開展“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舉辦政法系統(tǒng)“大比武”活動4場次、政治輪訓班1場次、政法系統(tǒng)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講座9場次,以良好作風保障工作落實。


服務保障大局。開展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良好營商環(huán)境、金融健康發(fā)展、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鄉(xiāng)村振興“五大護航行動”,精準開展法律體檢、公益訴訟、護航警官等活動40余次,下發(fā)檢察建議書22份,持續(xù)營造安全穩(wěn)定的良好發(fā)展環(huán)境。

24.jpg

       2023年,天??h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縱深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常態(tài)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切實凈化社會生態(tài)環(huán)境,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天祝,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安全問題,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xù),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