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依法治省辦印發(fā)《關于第二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地區(qū)和項目命名的決定》,通報了第二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chuàng)建活動情況,決定命名第二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地區(qū)和項目。武威市古浪縣“依法化解矛盾糾紛,助力古浪平安建設”被列為十個省級法治政府建設示范項目之一。
如何推進平安古浪建設,促進社會經濟發(fā)展?如何化解人民群眾的矛盾糾紛,全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努力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古浪縣用實際行動給出了答案。
聚焦重點難點
健全矛盾糾紛調處機制
依托現有資源,將“訪調對接”“三級聯動”、人民調解、法律援助、“訴調對接”、司法確認等工作職能整合到縣綜治中心,打造一站式的矛盾糾紛調處平臺。推行“中心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設置法律援助、法律咨詢、警務、矛盾糾紛調解、心理咨詢、訴訟等功能服務室,組織法院、檢察院、公安、司法及信訪等17個單位進駐辦公,建成縣鄉(xiāng)村三級綜治中心202個,為群眾提供全方位糾紛化解服務。聘任15名特邀調解員進入縣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及五個基層人民法庭開展訴前調解工作,訴前調解成功946件,督促履行215件。通過人民調解、特邀調解、律師調解等社會解紛力量協作配合,努力將矛盾糾紛解決在萌芽狀態(tài)、化解在訴前。成立各級各類人民調解委員會296個,其中鄉(xiāng)鎮(zhèn)(街道)調委會20個、行業(yè)性專業(yè)性調委會59個、村級調委會217個,選聘人民調解員1375名。常態(tài)化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大調處“百日攻堅”等專項行動。2021年以來共排查各類矛盾糾紛2561件,調解成功2529件,成功率達99%。
聚焦源頭治理
構筑預防化解矛盾糾紛的第一道防線
對轄區(qū)內矛盾糾紛情況,做到“縣上每月一研判、鄉(xiāng)鎮(zhèn)(街道)和相關部門每周一會商、村(社區(qū))每日一碰頭”。緊緊圍繞婚姻家庭、合同債務、人身損害賠償等常見性多發(fā)性糾紛和新生性、趨勢性風險,及時制定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實現從末梢矛盾化解向前端預防治理延伸。全面完善基層社會治理網格體系,優(yōu)化網格設置,推動網格員走近群眾、及時發(fā)現苗頭性問題。全縣20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劃分網格1.05萬個,配備網格員近8000名,網格員搜集社情民意、排查風險隱患的作用發(fā)揮充分。針對生活失意、心態(tài)失衡、行為失常人群及性格偏執(zhí)人員,適時予以心理疏導和干預。對少數患有嚴重心理疾病甚至出現精神障礙問題的,整合工作力量,及時幫助救治,做好人文關懷。
聚焦隊伍建設
大力提升人民調解水平
積極宣傳“全國人民調解能手”“新時代最美法律服務人”馬有信的先進典型事跡,擴大人民調解工作社會影響力,增強人民調解員職業(yè)榮譽感。推出1個“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委員會”、1名“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1個全省“楓橋式”人民調解組織、2名全省“楓橋式”人民調解員,在全縣上下形成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濃厚氛圍。制定出臺《關于在全縣深入推廣“馬有信調解工作法”切實推進基層人民調解工作的實施方案》,大力推廣馬有信“理、信、法、德、實、正”服人服眾的調解工作方法,建成運行22個“馬有信調解工作室”,聘請離退休老干部、老法官等人員到人民調解室工作,依法有序開展矛盾糾紛化解。提升調解質效。對村級調解員進行集中培訓,學習掌握本轄區(qū)各類矛盾糾紛的特點和規(guī)律。充分發(fā)揮黨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村民小組長和村民代表以及各界知名人士的作用,提高調解成功率。將人民調解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為專職人民調解員落實每人每年1200元工作補貼,有力激發(fā)人民調解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古浪縣不斷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圍繞“三個聚焦”,完善工作機制,注重源頭治理,在全縣范圍內大力復制推廣“全國人民調解能手”“新時代最美法律服務人”馬有信工作經驗,全面助力平安建設,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wěn)定。2022年5月,榮獲2017-2020年度“平安甘肅建設示范縣”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