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關乎人民群眾和案件當事人的權益保障,是暖人心的重要民生工程。近年來,張掖市肅南縣司法局緊緊圍繞民生需求,以便民利民為目標、制度建設為基礎、質量管理為關鍵,統(tǒng)籌推進重點任務,完善創(chuàng)新工作理念和服務方式,有力有效推動全縣法律援助工作高質量發(fā)展。
打通“綠色通道”,從“普惠”向“精準”轉變。全面落實法律援助經濟困難告知承諾制,暢通特殊群體“綠色通道”,為申請人提供零障礙申請、零縫隙審批、零指派等待、零距離援助的“四零服務”。對于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實行電話預約、視頻咨詢、上門辦理等服務,全方位滿足困難群眾的法律援助需求。建立“法律援助律師庫”,實行點援與指派相結合,持續(xù)提高法律援助服務的精細化與人性化供給。充分發(fā)揮三級公共法律服務微信群“一對一”全天候服務機制,第一時間解答法律問題,使農牧民真正獲得了私人定制、貼身不走、時刻在線、精準普惠的深度法律服務。深化法律援助宣傳工作實效,依托鄉(xiāng)(鎮(zhèn))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通過以案釋法形式,點對點,面對面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宣傳解讀,在全縣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格化法律援助服務體系,確保了群眾能夠及時獲得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務。
加強“立體監(jiān)管”,從“單一”向“全程”轉變。秉持“加強人權司法保障,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工作信念,全程嚴控法律援助案件辦理,做到案前把好選人關、案中把好監(jiān)督關、案后把好評查關。在民事法律援助案件中,以申請人按需點援或由工作人員綜合案件性質和律師專業(yè)特長等因素有針對性地指派援助律師,進一步提高援助質效。扎實推進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對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偵查、審查起訴、審判階段指派同一律師進行“360度”全方位法律援助,監(jiān)督律師依法提出有效辯護意見。堅持跟蹤回訪,及時跟進法律援助案情動態(tài),聽取受援人意見建議,確保每一項訴求都得到高質量解決。印發(fā)《肅南縣法律援助案件質量標準化管理規(guī)定》,對法律援助的辦理程序、案件裝訂標準突出明確要求,進一步提升了法律援助辦案質量。落實案件評查制度,及時發(fā)現問題,分析原因,查究責任,確保案件辦理公正透明。截至9月底,全縣法律援助機構共辦理各類法律援助案件35件,民事18件,刑事12件,非訴5件,解答來電來訪群眾法律咨詢216件。
融合“互聯網+”,從“傳統(tǒng)”向“智慧”轉變。不斷延伸法律援助服務觸角,將“互聯網+”與法律援助深度融合,主動拆除法律援助時空壁壘,為全縣8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搭建起專業(yè)化視頻系統(tǒng),使農牧民群眾可以在就近的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通過遠程音視頻進行法律咨詢、法律援助預約辦理等,實現基層法律援助“零距離”。完善法律顧問村級微信群建設,形成了以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和律師事務所為主體,各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微信群為延伸的全方位“大法援”工作格局,打造了縱貫縣鄉(xiāng)村,立體式、復合型法律援助服務網絡,建立了“半小時法律援助服務圈”,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強化“部門協作”,從“獨力”向“合力”轉變。面對新時代、新任務和新要求,進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多部門聯動工作機制??v向以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和8個鄉(xiāng)鎮(zhèn)法律援助工作站為主線,橫向以人武部、婦聯、工會等17個法律援助工作站為依托,建立起全方位、多角度的法律援助服務網絡格局。切實增強服務大局意識,堅持將法律援助與鄉(xiāng)村振興、共同富裕等中心工作有機結合,深入開展法治為民辦實事,聚焦農民工、空巢老人、未成年人等重點服務對象,采取多種措施加大法援“惠民”工程。積極作為,變“請進來”為“走出去”,將法律援助工作主動與“法治鄉(xiāng)村建設”“法律明白人”培育等工作結合,充分發(fā)揮法律服務專業(yè)優(yōu)勢,不斷強化基層法治建設,為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